在2015年9月10日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德国柏林的一处移民和难民庇护所内,时任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年轻难民阿纳斯·莫达马尼(Anas Modamani)留下了一张令人难忘的合影。当时年仅十几岁的莫达马尼为躲避叙利亚内战的残酷现实,历经艰险穿越地中海来到欧洲寻求庇护。如今十年过去,这位曾经的少年难民虽然已在德国获得护照并定居股票配资有哪些门户网,却依然在身份认同的迷宫中徘徊。
坐在柏林新克尔恩区(Neuk?lln)一家充满大马士革风情的咖啡馆里,身着整洁衬衫的莫达马尼啜饮着阿拉伯咖啡。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谈起那段改变命运的旅程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边缘。现在回想起来,我绝不会再选择那条路线——实在太危险了。他的声音突然低沉,我记得海浪中挣扎的人们,记得那艘超载的橡皮艇...太多人永远沉入了海底。
作为德国IT行业的一名技术人员,莫达马尼的日常生活与普通柏林白领无异。工作之余,他运营着一个拥有数万粉丝的TikTok账号,分享叙利亚传统美食制作和德式生活的有趣碰撞。然而这位网络红人始终无法摆脱默克尔自拍男孩的标签——那张与德国前总理的合影曾席卷全球社交媒体,成为欧洲难民危机最具象征性的画面之一。
展开剩余47%本周正值默克尔做出欢迎难民历史性决定的十周年。2015年秋天,面对从中东、北非涌来的难民潮,这位德国妈妈顶住压力开放边境,超过百万像莫达马尼这样的避难者得以进入德国。电视画面里,绵延数公里的难民队伍沿着欧洲高速公路跋涉的场景,至今仍是21世纪欧洲最震撼的集体记忆。
在奥地利米斯特尔贝格边境检查站,历史镜头记录下这样的画面:2015年10月17日,数百名难民从奥地利当局安排的巴士下车,徒步穿越最后几公里进入德国领土。他们中多数人将德国视为战火中的诺亚方舟——这个欧洲经济引擎承诺的不仅是安全庇护,更是重建人生的希望。默克尔当时那句我们能做到(Wir schaffen das)的演讲,至今仍在德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引发回响。
如今已近而立的莫达马尼站在公寓阳台上眺望柏林天际线,这座接纳他的城市既熟悉又陌生。我有德国护照,但每次填写表格时依然要在'国籍'栏犹豫很久。他苦笑着摆弄手机,锁屏照片仍是故乡阿勒颇那座被炸毁的清真寺。咖啡馆的收音机突然播放起德语新闻,正在讨论最新出台的移民政策,莫达马尼的睫毛微微颤动,像在聆听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却又遥不可及的故事。
发布于: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